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9 内江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5091111新闻邮箱:2117074232@qq.com

资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从“大”到“强”的推进器

资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俯瞰图

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资中县按照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动态创建体系,致力于建设国家、省、市、县、镇五级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资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一心一环双区双园”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动资中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彦霏  文/图

立体布局,完善产业园产业“新链条”

12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资中县银山镇的资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站在山顶俯瞰,成带成片的血橙树上沉甸甸的橙红色果实挂满了枝头,云霞辉映下,步步成景、处处是画。

趁着晴好天气,四川紫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钟健和同事正在对园内血橙进行采样检测,了解血橙质量、甜度、虫害情况,便于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为血橙丰收打牢基础。

“我们公司共在产业园内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资中血橙2、7、9号三个优质品种,园区基地丰产期血橙产量可达300余万斤,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带动1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钟建向记者介绍。

资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口位于银山镇,区位优势显著,交通条件便利。产业园幅员面积206平方公里,覆盖银山、双河、明心寺、水南等4个镇、48个村(社区),惠及农户4.88万户、14.88万人。

自2020年4月获批创建以来,资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产业园建设作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机遇,立足资中血橙(国家级)和内江黑猪(省级)两大特优区,构建“领导小组+管委会+专班”的高效运营管理体系,按照“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确立“一心一环双区双园”(产业与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孵化园、特色农产品加工园,果猪、果渔循环生产区和50余公里的农旅融合产业环线)空间布局,将产业园打造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截至目前,创建工作基本完成。

如今,产业园已建成血橙标准化种植基地5.98万亩、探索生猪“自繁自育一条龙”楼房式养殖模式,建成祖代种猪场和扩繁场各1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14个;建成血橙智能分选线1条、洗选线14条、国家级标准化屠宰厂1个,培育加工企业20家,主导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90.9%。

在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中,产业园开发血橙冻片等精加工产品23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3.42:1;北京新发地在西南唯一布局的资中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如期开业,加快形成辐射川渝地区的“产销一级批发市场”;坚持融合化发展优链,建成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花芊谷、中国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乡村旅游景点7个,年吸引游客量110余万人次。目前,产业园二、三产业占总产值的79%。

据测算,2021年,产业园以巩固提升为重点,持续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总产值52.47亿元,血橙、生猪两大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38.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2%。

科技引路,点燃产业支撑“新引擎”

这几天,资中县居民蔡新国正在位于产业园内的智慧果园忙着宜机化农田改造、转运材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水肥一体化系统、四情建设站、自走巡检机器人、单轨运输车、植保无人机等智能科技的提前到位,让蔡新国干劲十足,说起智能科技的好处更是头头是道:“这些科技设备都属于纯政府采购,它们的投入使用,不仅能够实现足不出户智能灌溉,还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全面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产业园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过程中,资中县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依托中国·资中血橙国际联合研发中心、中科奥格医用基因编辑小型猪产学研繁育中心等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成匡廷云院士工作站以及资中血橙专家大院、内江黑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合作平台19个,研发、转化、推广血橙标准化种植及保鲜等涉农专利、科技成果27项。

与此同时,资中县不断推动设施装备现代化,将全省唯一高标准农田全域试点核心区和省县共建“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样板区的柑橘宜机化改造廊道、宜机化试验基地和西南丘陵山区智能装备中心布局在产业园,建成300亩柑橘宜机化改造廊道,西南丘陵山区智能装备中心落地授牌;不断推动生产经营数字化,建成血橙智慧精准管理服务平台、创意型循环农业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有序推进4000亩智慧果园物联网基地示范区建设。

田成方、土成型、渠相通、路相连……如今的资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生产生活设施互联互通,农机现代化装备全面普及,标准化畜禽养殖圈舍全面建成,农业信息化物联网提档升级,产业园功能配套,各项要素齐聚,一个“产业特色鲜明、优质要素聚集、功能配套完善、产业发展领先、政策支持有力、体制机制创新”的科技引领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基本建成。

链接农户,打造持续增收“聚宝盆”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助农增收。长期以来,资中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组建血橙产业化联合体,引进或培育新发地等农业企业48家、农民专合社73家、家庭农场等197家,形成产业发展领头雁。

建立电商直播产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30家、培育网点微店5000余户,产业园主导产业网销额达18.2亿元,占产业园网销总量的44.6%。通过加强技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依托位于产业园的资中乡村振兴学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611人,年均技术培训4500人次。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跨村联办+村企合作+村级集体经济参股”等模式,以及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推动产业园内3.03万户农户与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扎实开展资中血橙特色农业保险、生猪政策性保险,保额达1.4亿元,经营主体节本增效明显。

强化资金保障。制发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的政策文件10个,积极创建省级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与农村信用社、华夏银行等签署授信额度为1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向经营主体发放贷款6亿元。以产业园财政专项资金为牵引,整合各级财政资金6.2亿元,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31.6亿元,撬动比例达1:5.1。

资中县将牢牢把握现代农业产业园“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建园宗旨,聚焦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充分发挥北京新发地等大企业、大集团的牵引作用,全面强化科技创新、政策资金、土地要素等保障,聚焦聚力突破攻坚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生产智能化等重大骨干项目建设,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协同优化,不断提升产业园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引领带动全县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努力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贡献资中力量。

--> 2021-12-14 资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 1 内江日报 content_86832.html 1 从“大”到“强”的推进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