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学 文/图
8月2日,在东兴区高梁镇新牌坊村,一间整洁、宽敞、通风的蚕房内,蚕儿吃食的“沙沙”声,犹如动人的乐曲……东兴区“刘朱朱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晓丽正忙着给即将上簇的蚕儿喂食。
“蚕儿过几天就要上簇了,每天忙得很。”刘晓丽带着记者来到一块枝叶茂盛的桑树地,地里四五名工人在采摘桑叶。刘晓丽一边采摘桑叶,一边告诉记者,蚕儿已经到了五龄期,每天需要大量的桑叶。
看到长势良好的蚕儿,刘晓丽脸上难掩喜悦。“还有几天蚕儿就要上簇了,上簇一周即可收获蚕茧。”刘晓丽说,这段时间很关键,必须确保蚕儿吃饱、吃好、不生病,只要顺利结茧,饲养的这一季蚕将收入2万余元。
2019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的刘晓丽返乡创业,先后在高梁镇新牌坊村流转了50多亩土地栽桑养蚕。“最近几年,东兴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茧市场价格看好,我就回来发展蚕桑产业了。”刘晓丽说。
养蚕不仅是技术活,还需要细心和耐心。养蚕之前,刘晓丽先后到绵阳、自贡、资中等地学习养蚕技术,多次参加东兴区、高梁镇举办的蚕桑技术培训班,从过去的“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如今,刘晓丽的家庭农场招用了6名工人,在养蚕最忙的时候,一天用工十多人。新牌坊村6组村民曾菊花就是家庭农场的一名工人,她表示,刘晓丽的家庭农场帮助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她很满足目前的生活状态。
新牌坊村党支部书记邓辉告诉记者,刘晓丽养蚕有干劲,也沉得住气。2020年蚕茧价格下跌,不少蚕农信心受挫,她却不为所动,继续发展蚕桑产业,今年蚕茧价格回升了,她的养蚕事业发展越来越好,还帮助了不少当地村民解决就业,今年,“刘朱朱家庭农场”被东兴区农业农村局评为区级示范家庭农场。
谈及蚕桑产业发展,刘晓丽充满信心。她表示,计划今年养七季蚕,预计收入15万元,将不断扩大养蚕规模,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