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烨
5月25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省民协、内江市文联、隆昌市文联共同承办的2021年基层民协工作者思想道德与行风建设培训班在隆昌开班。参加培训的学员有110余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基层民协。
培训期间,部分民间文艺家接受了记者专访。他们充分肯定了内江大力发展民间文艺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并从不同角度畅谈了民间文艺的发展现状,对如何传承和发展好内江民间文艺提出建议。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高级工艺美术师邬建美:
这次很荣幸来到“大千故里、文化内江”。内江除了山美水美人美外,民间艺术的资源也很丰富,比如有名的隆昌石牌坊、夏布,资中的木偶、威远的石坪山歌等。
近水楼台先得月。内江如何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
享誉世界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是内江人,他在山水、花卉方面卓有成就。可以考虑把张大千的一些作品作为民间文艺作品创作的题材和元素,打造具有内江地域特色的作品。
民间文艺涵盖的内容很宽泛,从事民间文艺创作的人很多。要创作出好作品,艺人就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抛弃浮躁的心情,潜心创作。同时,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题材有所创新,才能丰富其内容、扩大其受众面,得到更多老百姓的喜爱。此外,还要重视传统技艺的搜集和整理,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供后人学习、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传承人张小红:
培训期间,我有幸参观了被誉为“立体史书”的隆昌石牌坊。石牌坊上那些工艺精湛、寓意深远的石雕,让人赏心悦目。而每一块石雕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传颂的动人故事。它的外形和内涵都让我十分震撼。
我了解到,内江隆昌的夏布迄今有1000多年历史,曾作为贡品。后来,隆昌夏布编织被纳入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内江隆昌的石牌坊主要包括忠、孝、节、义四种类型,要用各类工艺美术作品来传播隆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可融入夏布艺术文创等,传播地方的夏布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怎样结合呢?夏布绣不是一种简单的工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牌坊直接绣在夏布上就可以了。我们要对夏布有充分、深入的了解,包括对它的材质、文化、色彩、风格等多方面的认知,才能将石牌坊的外形特征、文化内涵,通过选择,运用适合夏布的艺术、工艺,淋漓尽致地充分展现出来。
中国民协会员、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硕:
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我国的民间艺术及其作品的发现、保护被重视程度更高了,非遗数量的增多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内江的民间艺术种类挺多,青石雕刻就是其中之一。雕刻用到的材料青石,对内江而言是很丰富的。
这次来到隆昌,我在公交站台看到了用青石雕刻的画。我在参观莲峰公园时,看到那九口“莲峰宝缶”全部用整块青石雕刻打造而成。另外,在隆昌的部分街面也能看到青石的影子。
我认为,内江发展石雕,可以把这些丰富的青石资源掌握在手中,增强发展的底气。同时,石雕艺人要结合内江的民风民俗,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好作品。这就需要他们大胆地走出去开阔视野,多学习,提升自我素质和修养。另外,在石雕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守传统技艺,不能忘了这个本、弃了这个根,否则作品就没了魂,失去了本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