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9 内江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5091111新闻邮箱:2117074232@qq.com

大战大考勇担当 奋楫争先创一流

——2020年内江市组织工作综述

全市基层党员骨干暨优秀农村家庭能人重点培训班学员到范长江故居重温入党誓词(资料图)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萍

时间镌刻出奋斗的年轮,记忆勾画出奋进的轨迹。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内江组织工作创先争优、攻坚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初心、担使命,争先进、创一流,留下了一串串拼搏奋进的坚实脚印,书写了一篇篇振奋人心的动人篇章……

聚焦立心铸魂

筑牢思想堡垒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着眼鲜明政治导向,持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以及市委七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性接受思想洗礼、政治淬炼,进一步明晰了奋斗方向、升华了境界格局。

着眼补足精神之钙,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公务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员“四个全覆盖培训”,分级分类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专题班、轮训班、主体班“四个班次”,举办市直机关干部大讲堂6期,组织690余名县级干部“线上”轮训,培训各级干部4万余人次。

着眼擦亮“红色殿堂”,开展县级党校分类改革,坚持思想、机制、资源、教研咨“四个融合”,探索形成“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合署办公、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市区党校一体化办学新路子,市委党校在全省率先加挂区委党校牌子,全市4所新党校校区投资超过11亿元,范长江精神“1+3”系列精品党课得到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高度赞扬,全市党校办学质量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聚焦重大任务

发挥组织优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中医医院骨七科护士长范芸作为队长带领医护人员逆行武汉,参与近千名患者的救治工作,护理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90余人次,带领医疗队“零”感染平安凯旋;

8月12日至8月19日,洪峰过境内江,在苏家湾片区口值守的靳恒,足迹遍布场镇社区及沿河6个村,行程160余公里,排查排除滑坡、垮塌险情39处,疏通道路42条次,救助转移群众128人;

凉山扶贫十分艰巨,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曹宇主动请缨,深耕布拖县,克服医疗设备落后等困难,创新工作方法,发挥一技之长,手把手传授徒弟技术,为当地群众带去了健康。

一年来,面对大疫大汛、大战大考,全市组织系统坚定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快速响应,冲在一线、干在实处……

面对接连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8·17”洪峰过境,内江第一时间实施戴党徽亮身份、插党旗筑堡垒、勇担当善作为“三大行动”,深化“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动员全市7700多个基层党组织、17万余名党员应战而起、迎难而上,向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农村春耕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主阵地集中,在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750个,12.4万名党员自愿捐款901.6万元,涌现出范芸、曾世忠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内江大地上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红色防线,树起了一面面鲜艳的红色旗帜。

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行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全体攻坚,发动基层党员群众全力攻坚,整合各种帮扶力量全面攻坚,在全省率先完成全覆盖选派行政村第一书记,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市扶贫开发服务中心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市委组织部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曹宇、刘忠明两位同志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任务,市委组织部围绕“政策、平台、项目”做文章,研究制定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策、任务、工作“三张清单”,深入实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个一批”干部挂职计划,大力推动与成渝地区共同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级高新区党建联盟,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优质人才资源培育中心、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重庆永川区等签订人才协同发展协议5个。

聚焦中心大局

锻造骨干队伍

从基层、急难险重等一线提拔重用市管干部比例提高到91.4%,较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抓实“双百计划”“一线墩苗历练”等计划,统筹选派200余名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全年考录选调生124名、公务员448名……一串串耀眼的数字,是组织系统交出的培养选拔使用好干部的“成绩单”。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紧紧围绕中心大局需要,聚焦忠诚干净担当,突出高素质专业化,大力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鲜明“六个导向”,突出政治标准、实干实绩和重点群体,以做好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准备为重点,深入开展班子运行分析研判、班子成员全覆盖谈心谈话,统筹推进“一把手”、关键岗位和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旗帜鲜明支持奋斗者、激励创新者、保护担当者、宣扬奉献者。

强化政治监督、担当作为监督、选人用人监督,结合七届市委巡察,对有关单位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担当作为情况监督检查,对部门“一把手”开展“三责联审”,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核查、提醒函询诫勉等工作,把从严管理的功夫下在平时,以良好风气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坚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2019-2023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规定,制定《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方案》,加强跟踪管理、考核评估,推动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深化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审慎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优化考录、转任、调任等业务流程,在全省首批集训面试考官、试点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全市基层公务员空编率降至5%以内,累计晋升公务员职级11400余人次。

聚焦党建引领

创新基层治理

在市中区玉溪街道脚盆田社区,在党建引领下成立的“自改委”,完美解决了久拖不决的“棚改”问题;在隆昌市,各个社区通过开展“党员沙龙”“茶话会”等活动,邀请党员、居民共商小区事项……

2020年3月以来,为有效化解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不足、资源整合不够、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内江深入实施小区楼院“红色细胞”建设行动,在城镇小区全覆盖构建乡镇(街道)、社区、小区楼院三级组织体系,成立小区楼院党组织608个,全面构建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楼院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鲜明重视基层、关爱基层、建强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导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统筹抓实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大力构建“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基层治理格局,小区楼院“红色细胞”建设仅是其中一个有益探索。

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内江还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抓实一批专项清理、一批重点培训、一批工作规范、一套工作方法“四个一”行动,锁定82个难点村持续帮扶;大力实施两新党建提质扩面行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86%和88.6%,居全省前列。

统筹推进镇村建制调整改革,全市镇调减至70个、减幅31.4%,街道调减至13个、减幅7.14%,行政村调减至924个、减幅42.38%,社区调减至356个、减幅10.6%。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紧扣“发展、服务、治理”,推进村级便民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探索推广农村“六个好”建设、“一核六联四治”“自管委”“乡里乡亲帮帮队”等一批工作经验,“随手拍”短视频采用量全省第一,村级集体经济较上年增加1229万元、同比增长45.4%。

有力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组织意图全部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5.05岁、下降2.1岁,大专及以上占77.05%、提高13.6个百分点;村、社区“一肩挑”比例分别达到99.9%、100%,所有村(社区)“两委”中至少有1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及1名女性干部,村(社区)“两委”常职干部队伍均实现年龄大幅下降、学历大幅提高。

聚焦事业发展

广聚天下英才

依托无花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建设-托管-合营BEC”发展模式,有效吸引26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制定稻渔产业奖励扶持办法,组建“稻渔产业跟进专班”,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农村家庭能人培育计划”,回引优秀农民工、在外成功人士352人,培育稻渔类农村家庭能人674人、新型职业农民3237人;

举办“融入成渝·2020四川内江人才活动周”,签署人才协同发展、项目合作等各类协议42个,涉及金额122.6亿元……

全面融入成渝城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内江正在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

过去一年,全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眼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聚焦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关键环节,启动编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内江市“甜城英才”引进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专题开展县(市、区)人才工作述职测评,为153名高层次人才发放“甜城英才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同比增长100%,人才引育扶用政策体系加快构建。

产才融合态势总体形成。聚焦“5+4+5”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搭建人才、项目、资本交流合作平台,在产业园区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建设,引进匡廷云院士等高端人才20余名、“甜城英才”169人、农业专家129人,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3个,培训技能人才2.79万人,“订单式+学徒制”输送中高职产业人才6247人。全市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经费增长77.6%、居全省第二。

市校(院、企)合作持续深化。创新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深化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西北工业大学等为全市制造业强市编制规划、提供科研人员支持,建立陈鲸院士赋能新经济技术产业研究院,持续巩固提升匡廷云、马远良院士工作站,高校“朋友圈”扩大到39家,新建成院士(专家)产业园、企业技术中心等省市级平台30个。

推动了一大批人才向基层流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深化“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大学生进农村”等计划,累计回引优秀农民工1.1万人、培养“农村家庭能人”78.5万人,推动6700余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组织系统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锁定“争创区域领头羊,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这个目标,着力在新时代的坐标中虚功实做,在新格局的定位中引领示范,在高质量的发展中勇争一流,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新内江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2021-03-30 ——2020年内江市组织工作综述 1 1 内江日报 content_75690.html 1 大战大考勇担当 奋楫争先创一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