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9 内江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5091111新闻邮箱:2117074232@qq.com

威远县山王镇坭河村持续放大“生态+”效益

荒山变成“聚宝盆” 穷村走上致富路

山王镇坭河村鼓励并帮扶村民发展养殖业 记者 丁洁 摄

◇本报记者 张小丽

9月10日上午,记者在威远县山王镇坭河村看到,水泥路如一束束玉带,在山里蜿蜒,将分散的民居和农田、果园连在了一起。

在一片果园的山顶平地上,推土机的轰鸣声响彻山谷。村民罗金容穿着雨鞋,卖力地和着水泥浆。在她身旁,一个新建的黑猪养殖场正在奠基。大家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干劲十足。

罗金容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做小工,一天能有120元左右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她很满足。遥想几年前,她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住在滑坡地上的破房子里,老公又有病。脱贫攻坚短短几年,她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住上了新房。村里引进了黑猪产业,打造了果园,她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每个月都有务农之外的收入,“这都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还有啥不满足的?”

罗金容的满足,来自于这几年村里脱贫攻坚的成效,更来自于村里产业的稳步发展。

时间回到6年前,那时的坭河村尽管山清水秀、风光迤逦,却因为偏居深山,交通不便,好山好水“养在深闺无人识”,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增收困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坭河村驻村工作队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龙头带动、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努力探索产业发展路径。

2016年,坭河村第一书记郑人弋得知威远建筑商人屈阳付有意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后,迅速带领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先后3次登门拜访,并邀请屈阳付进村实地考察。最终,村两委的诚意和坭河村的生态优势打动了屈阳付。

屈阳付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建成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标准化黑猪养殖场和生态果园。园区内种植了柑橘、樱桃、枇杷等,还种植了五月脆、凤凰李等优质李子品种。果木种植在提高园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作为“内江黑猪”养殖场粪便的消纳地,消除了养殖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形成“猪-沼-蔬果”为一体的立体循环农业。

坭河村将农业园区列为龙头产业扶持,先后动用各项扶贫项目资金120余万元,以村集体名义入股,参与效益分红。

如今,养殖场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年出栏育肥黑猪约3000头,每年为村集体带来5万余元的固定收益。

今年夏天,果园里的李子迎来首个采摘季。经过村两委的大力宣传,主打“纯天然、生态、无污染、喝着山泉水长大的”紫脆李,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最红火时,园区一天就迎来游客两三千人。

游客纷至沓来,不少村民家的鸡、鸭、蛋等农产品也找到了销路。李子成熟的时节,小山村比过年还热闹。

有了产业支撑,坭河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逐年上涨,到2019年已达16万元。与此同时,道路、水利、通讯设施等配套基建也一并迈上新台阶。坭河村也实现了从昔日贫困村到幸福美丽新村的逆袭。

本文开头提到的正在奠基的养殖场,是尝到甜头的屈阳付,为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所作的打算。

而对于罗金容等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获得感,不仅仅是土地流转金和务工劳务费,还有日益美丽的村子和便利的交通。

罗金容指着果园和园子里的水泥路告诉记者,“原来这一片都是荒山,荒草长得半人高,山上基本没有水泥路,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短短几年间,荒山都变成了园区,好像一个绿色的“聚宝盆”,为山里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益、人气和名气。

“等这个新场子建成了,又能养一大批猪。”望着身旁的基坑,罗金容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得出来,她有些自豪,有些期待。

罗金容还不知道的是,村里已经规划,结合现有的黑猪养殖场和果园,建设一个内江黑猪文化体验馆,未来以黑猪品牌文化效应,带动农家餐饮、会务接待、水果采摘、白酒洞藏等产业发展,持续放大“生态+”效益,让坭河村走出一条特色文、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果树陆续挂果和黑猪文化体验馆的落成,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好日子在等着罗金容和村民们。

短评

产业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源头活水,是脱贫攻坚的底气。要实现稳定脱贫,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培育产业,走特色产业壮大发展之路。坭河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告诉我们,只要找到适合村子发展的特色产业,哪怕位置再偏,基础条件再差,也能铺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正所谓思路一新天地宽。转变思维,短板也能变优势。换个路子,资源也能变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解锁贫穷,“特色”是脱贫奔康路上最好的密钥。

--> 2020-09-16 威远县山王镇坭河村持续放大“生态+”效益 1 1 内江日报 content_65296.html 1 荒山变成“聚宝盆” 穷村走上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