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9 内江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5091111新闻邮箱:2117074232@qq.com

“133”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威远县观英滩镇竹塘村走出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

竹塘村文化墙

“红马褂”开展卫生打扫

威远县观英滩镇竹塘村地处观英滩镇西北部,辖19个村民小组,554户1358人,有党员55人,党小组6个。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坪山歌”发源地,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市级社科普及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石坪山歌”余音缭绕,“崔氏家规”忠厚传家,“竹塘大米”油滑爽口三张名片。

拥有如此丰富的文旅资源,如何更好实现新时代乡村善治?

近年来,竹塘村积极探索推行“133”(一歌三红三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走出一条支部引领、乡贤配合、村民参与的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凝聚了民心,改善了乡风民风,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全媒体记者 黄德 文/图

唱响“石坪山歌”

把民心“聚”起来

据竹塘村党支部书记孙传相介绍,作为“石坪山歌”发源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竹塘村立足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主动开办了“石坪山歌艺术学校”,邀请“石坪山歌”传唱人、专业音乐教师、本地山歌爱好者等人定期授课,并把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实用知识等编入山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学唱山歌。同时,还为学唱山歌的村民“量身设计”演出服装、精心编排演出节目,结合党的政策宣传、文旅资源开发,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村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从办起‘石坪山歌艺术学校’后,我们村打麻将的少了,跳舞、唱歌、排节目的多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了。”孙传相笑着说道,现在一有时间,大家就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愉悦身心,村子里的氛围越来越和谐,群众向心力也越来越强,群众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

亮出“三红标志”

让善治之路“活”起来

竹塘村充分发挥“红旗帜、红袖标、红马甲”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之路。

“有基层治理工作的地方就有党旗飘扬。”孙传相介绍,竹塘村内张贴有“共产党员户”身份牌51个,旨在通过亮出党员身份的方式,不断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

村“两委”干部以服务群众为突破口,不断转变工作方式,由“村民有事找”变成“主动上门服务”,还成立了一支由村组干部、普通党员、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等35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关心关爱、环境整治、义务服务等活动,“红旗帜”“红袖标”“红马甲”俨然成为竹塘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抓实“三治融合”

促乡风民风“优”起来

竹塘村坚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采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方式,有效解决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难题,助推乡风文明、民风淳厚。开展“比武式”模范评选,坚持每季度评选“竹塘好人”1名,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以带动村民向善向美;制作“印象式”普法标识,通过乡风文化墙、LED屏持续滚播“扫黑除恶”“禁赌禁毒”标语,让法律知识活跃在村民眼前,让普法意识在村民生活中潜移默化,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开展“上门式”法律法规宣讲,依托“网格员+志愿者”,结合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工作,在全村19个组入户宣讲法律政策,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开展“讲堂式”道德教化,利用十佳天府好家规“崔氏家规”影响力,举办了“竹塘村道德大讲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秉承“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长辈要敬、对同事朋友要仁,艰苦奋斗、努力发展”的好家风,加强对村民道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崇尚科学,自觉抵制封建迷信。

如今,竹塘村正积极以“红旗帜”为核心引领,用“石坪山歌”凝聚民心,用自治法治德治促进民风,用“红袖标”拉近干群关系,用“红马甲”引领新风尚,探索形成了“一歌三红三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格局。

--> 2020-08-04 ——威远县观英滩镇竹塘村走出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 1 1 内江日报 content_62792.html 1 “133”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