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9 内江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5091111新闻邮箱:2117074232@qq.com

委员心声

做好城市规划,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市政协委员 扶振新

“双百”城市建设自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不论是城区面积还是城市人口都稳步增加。然而,在城市建设中,进行高标准规划,是一项极具前瞻性和重要性的工作。

做好城市规划,尤其要注重产业布局,对城市生活区、工业区等功能分区也要提前谋划,为市民打造真正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在规划中,要全面统筹规划城市交通建设路网,建立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减少城市拥堵,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医疗、教育的合理化布局,保障人民群众就近就医、入学,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全面系统谋篇布局, 推动实现“双百”城市建设目标

市政协委员 黄梅

“双百”城市建设要抓住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考虑到如何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成渝服好务,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不但要考虑到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0万人的目标,还要考虑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后,内江的承载能力、消化能力。

要全面系统地谋篇布局,把发展重点放到围绕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四区块”,实施“五项重大行动计划”上来,建设“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渝优质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建设成渝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成渝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成渝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服务基地,做好“联通双城、全面融入、配套服务、顺势提级”这篇大文章。

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 陈祥福

建设“双百”城市,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带动,在内江,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

我建议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加强宣传引导,培育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家队伍;着力防范经济风险,强化应对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激励创业创新;保护外地企业,强化本地就业环境;加快内江、自贡两地同城化健康发展,推动内江实现高质量发展。

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市政协委员 钟华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9年,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一次性通过省级评定,第五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实地测评,这也是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我建议把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将家教家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考核范畴,同时出台涵养良好家庭美德、建成优良家风的激励政策,营造人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出台落实人才引进政策,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市政协委员 臧晶

建设“双百”城市,应该大力发展工业企业,让企业进得来,人才留得住。

在发展工业时,建议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政府要在智能制造建设方面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向企业提供低息融资渠道或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等,吸引企业入驻内江,吸引投资落地内江;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制定和落实好人才引进政策,让更多优秀人才、高端人才来内发展、创新创业,“进得来,留得住”。

加强疾病防控工作,让城市管理更高效

市政协委员 杜仕华

在推进“双百”城市建设中,如何让城市管理更高效,让老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疾病防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类新发疾病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难题,比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肿瘤、糖尿病、高血压、艾滋病等。

我建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深度融合;改善各级疾控机构基本条件,按规定核定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加大财政投入,助力提升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疾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

加快我市AED布局,提高群众性急救成功率

市政协委员 邓文华

要推进健康内江建设,增强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必须加快我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布局,提高群众性急救成功率。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公众正确处理突发急救事件。二是高度重视AED使用的相关培训工作。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的培训力度,在交通运输、矿山、旅游、教育、消防等相关高危与社会服务行业中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救护培训,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及AED 的使用方法。三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AED布局作为民生实事工程,在我市高铁站、汽车站、博物馆、会展中心、大型宾馆等处安置AED,以提高群众性急救的成功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健康内江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施错峰上下班,缓解交通拥堵

市政协委员 唐建

城市交通是民生痛点和难点,做好城市管理,缓解交通拥堵是推进“双百”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交通拥堵除了与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等问题相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下班时间过于集中导致的。

建议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全面梳理和改善各交通重要节点人行横道、人行天桥、转弯匝道等交通配套设施。同时,根据各单位职能职责、工作性质、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将部分单位的上班时间提前或推迟,下班时间也进行相应调整,以此错开上下班高峰,减少同一时段路面车流量,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本报记者 姜晓凤 整理)

--> 2020-01-19 1 1 内江日报 content_50368.html 1 委员心声 /enpproperty-->